科学技术处 省局共建办公室

  • 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党建  学习资料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发布者:张传滨发布时间:2020-09-10浏览次数:25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现已出版三卷。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今中外典籍的引用俯拾即是,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引述,既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与运用,又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要求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同时又包含我们必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学习研究。

    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是指导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行动指南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两次引用恩格斯在《致韦尔纳·桑巴特》中的论述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

    《致韦尔纳·桑巴特》是恩格斯于1895年3月11日写给韦尔纳·桑巴特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面对韦尔纳·桑巴特指出的应该根据马克思《资本论》手稿写出比现有形势更好东西的提议时,恩格斯说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这里,恩格斯主要强调读者面对马克思著作要“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引用这段论述,证明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通过认真阅读这些论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的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坚持。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需要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引用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来说明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立足中国现实,而且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指出,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要运用唯物主义方法来分析评价路易·波拿巴发动的雾月十八日政变;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恩格斯关注理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强调不同时代有不同理论。这两段论述强调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现实,“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勤于“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更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4期上发表的书评》中的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引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这里强调了经济对上层建筑的基础决定性作用。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4期发表的书评》中,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将民主理解为“普遍民主”并借此欺骗群众的做法,指出“民主是什么?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运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最终使这些地方变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破坏枞树林的同时将自己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等例子,警告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上述论证,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以经济建设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政治建设过程中,实现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建设,时刻牢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通过阅读这些论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的数次引用,既彰显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证明了深谙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现实,紧跟时代发展,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坚持、最大发展、最恰运用。

    (来源:云南日报作者:赵江飞)



    ©2019 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All rights reserved.